中药材铁皮石斛
一、简介
铁皮石斛为兰科(Orchidaceae)石斛属(Dendrobium)多年生草本植物,别名“黑节草”,是名贵中草药之一,其茎入药,具有滋阴清热、益胃生津等功效。铁皮石斛学名: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),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
二、别名
黑节草、云南铁皮、铁皮斗。
三、炮制
干品除去残根,洗净,切段,干燥。
四、性味
甘,微寒。
①《本经》:"味甘,平。"
②《吴普本草》:"扁鹊:酸。李当之:寒。"
③《别录》:"无毒。"
④《滇南本草》:"性平,味甘淡。"
⑤《纲目》:"甘淡微咸。"
⑥《药品化义》:"味苦,性凉。"
五、归经
归胃、肾经。
①《纲目》:"足太阴脾、足少阴右肾。"
②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入胃、肾二经。"
③《本草经疏》:"入足阳明、少阴,亦入手少阴。"
④《药品化义》:"入肺、肾、胃三经。"
六、功能主治
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用于阴伤津亏,口干烦渴,食少干呕,病后虚热,目暗不明。
1、《本经》:"主伤中,除痹,下气,补五脏虚劳羸瘦,强阴,久服厚肠胃。"
2、《别录》:"益精,补内绝不足,平胃气,长肌肉,逐皮肤邪热疿气,脚膝疼冷痹弱,定志除惊。"
3、《僧深集方》:"囊湿精少,小便余沥者,宜加之。"
4、《药性论》:"益气除热。主治男子腰脚软弱,健阳,逐皮肌风痹,骨中久冷,虚损,补肾积精,腰痛,养肾气,益力。"
5、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虚损劣弱,壮筋骨,暖水脏,益智,平胃气,逐虚邪。"
6、《本草衍义》:"治胃中虚热。"
7、《纲目》:"治发热自汗,痈疽排脓内塞。"
8、《药品化义》:"治肺气久虚,咳嗽不止。"
9、《本草备要》:"疗梦遗滑精。"
10、《纲目拾遗》:"清胃除虚热,生津,已劳损,以之代茶,开胃健脾。定惊疗风,能镇涎痰,解暑,甘芳降气。"
11、《本草再新》:"理胃气,清胃火,除心中烦渴,疗肾经虚热,安神定惊,解盗汗,能散暑。
七、用法用量
6~12g,鲜品15~30g。入复方宜先煎,单用可久煎。
八、贮藏
干品置通风干燥处,防潮;鲜品置阴凉潮湿处,防冻。
九、来源
本品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. 、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. var. oculatum Hook . 、黄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. 、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. ex Lindl. 或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. 的新鲜或干燥茎。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;干用者采收后,除去杂质,用开水略烫或烘软,再边搓边烘晒,至叶鞘搓净,干燥。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,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,烘干,习称“耳环石斛”。
十、性状
鲜石斛: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,长约30cm,直径0.4~1.2cm。表面黄绿色,光滑或有纵纹,节明显,色较深,节上有膜质叶鞘。肉质,多汁,易折断。气微,味微苦而回甜,嚼之有黏性。
环草石斛:呈细长圆柱形,常弯曲或盘绕成团,长15~35cm,直径0.1~0.3cm,节间长1~2cm。表面金黄色,有光泽,具细纵纹。质柔韧而实,断面较平坦。无臭,味淡。
马鞭石斛:呈长圆锥形,长40~120cm,直径0.5~0.8cm,节间长3~4.5cm。表面黄色至暗黄色,有深纵槽。质疏松,断面呈纤维性。味微苦。
黄草石斛:长30~80cm,直径0.3~0.5cm,节间长2~3.5cm。表面金黄色至淡黄褐色,具纵沟。体轻,质实,易折断,断面略呈纤维性。嚼之有黏性。
耳环石斛:呈螺旋形或弹簧状,一般为2~4个旋纹,茎拉直后长3.5~8cm,直径0.2~0.3cm。表面黄绿色,有细纵皱纹,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。质坚实,易折断,断面平坦。嚼之有黏性。
金钗石斛:呈扁圆柱形,长20~40cm,直径0.4~0.6cm,节间长2.5~3cm。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,有深纵沟。质硬而脆,断面较平坦。味苦。
十一、形态特征
铁皮石斛是兰科草本植物。茎直立,圆柱形,长9-35厘米,粗2-4毫米,不分枝,具多节,节间长1-3-1.7厘米,常在中部以上互生3-5枚叶;叶二列,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长3-4(-7)厘米,宽9-11(-15)毫米,先端钝并且多少钩转,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,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;叶鞘常具紫斑,老时其上缘与茎松离而张开,并且与节留下1个环状铁青的间隙。
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,具2-3朵花;花序柄长5-10毫米,基部具2-3枚短鞘;花序轴回折状弯曲,长2-4厘米;花苞片干膜质,浅白色,卵形,长5-7毫米,先端稍钝;花梗和子房长2-2.5厘米;萼片和花瓣黄绿色,近相似,长圆状披针形,长约1.8厘米,宽4-5毫米,先端锐尖,具5条脉;侧萼片基部较宽阔,宽约1厘米;萼囊圆锥形,长约5毫米,末端圆形;唇瓣白色,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,卵状披针形,比萼片稍短,中部反折,先端急尖,不裂或不明显3裂,中部以下两侧具紫红色条纹,边缘多少波状;唇盘密布细乳突状的毛,并且在中部以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;蕊柱黄绿色,长约3毫米,先端两侧各具1个紫点;蕊柱足黄绿色带紫红色条纹,疏生毛;药帽白色,长卵状三角形,长约2.3毫米,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。花期3-6月。
十二、生长习性
铁皮石斛适宜在凉爽、湿润、空气畅通的环境生长。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,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,不耐寒。
十三、地理分布
分布于中国安徽西南部(大别山)、浙江东部(鄞县、天台、仙居)、福建西部(宁化)、广西西北部(天峨)、四川、云南东南部(石屏、文山、麻栗坡、西畴)。
十四、鉴别
本品横切面:环草石斛、黄草石斛 表皮细胞1 列,扁平,外被鲜黄色角质层。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近似,有壁孔,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,略排成3~4圈。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新月形或半圆形,其外缘薄壁细胞,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,木质部有1~3个导管较大。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。
马鞭石斛:表皮细胞扁圆形,外壁及侧壁增厚,木化,有层纹。
耳环石斛:木质部导管大小近似。含草酸钙针晶束细胞多见于近表皮处。
金钗石斛: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。维管束略排成7~8圈。
十五、药理作用
生津作用:铁皮石斛石斛具有生津作用,主要表现为促进腺体分泌和脏器运动。
降血糖作用:铁皮石斛对可降低链脲霉素诱发糖尿血糖值。
增强机体免疫力:铁皮石斛颗粒(TPSH)可促进荷瘤动物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,增强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NK细胞的活性,并能明显提高荷瘤动物的血清溶血素值,提示TPSH无论是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,或是特异性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功能,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。
十六、复方
①治温热有汗,风热化火,热病伤津,温疟舌苔变黑:鲜石斛三钱,连翘(去心)三钱,天花粉二钱,鲜生地四钱,麦冬(去心)四钱,参叶八分。水煎服。(《时病论》清热保津法)
②治中消:鲜石斛五钱,熟石膏四钱,天花粉三钱,南沙参四钱,麦冬二钱,玉竹四钱,山药三钱,茯苓三钱,广皮一钱,半夏一钱五分。甘蔗三两,煎汤代水。(《医醇腆义》祛烦养胃汤)
③治眼目昼视精明,暮夜昏暗,视不见物,名曰雀目:石斛、仙灵脾各一两,苍术(米泔浸,切,焙)半两。上三味,捣罗为散,每服三钱匕,空心米饮调服,日再。(《圣济总录》石斛散)
④治神水宽大渐散,昏如雾露中行,渐睹空中有黑花,渐睹物成二体,久则光不收,及内障神水淡绿色、淡白色者:天门冬(焙)、人参、茯苓各二两,五味(炒)半两,兔丝子(酒浸)七钱,干菊花七钱,麦门冬一两,熟地黄一两,杏仁七钱半,干山药、枸杞各七钱,牛膝七钱半,生地黄一两,蒺藜、石斛、苁蓉、川芎、炙草、枳壳(麸炒),青葙子、防风、黄连各五钱,草决明八钱,乌犀角半两,羚羊角半两。为细末,炼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三、五十丸,温酒、盐汤任下。(《原机启微》石斛夜光丸)
十七、各家论述
1.《本草通玄》:石斛,甘可悦脾,咸能益肾,故多功于水土二脏。但气性宽缓,无捷奏之功,古人以此代茶,甚清膈上。
2.《本草正》:石斛有二种,力皆微薄,圆细而肉实者,味微而甘淡,其力尤薄。《本草》云圆细者为上,且谓其益精强阴,壮筋补虚,健脚膝,驱冷痹,却惊悸,定心志。但此物性味最薄,焉能滋补如此cao惟是扁大而松、形如钗股者,颇有苦味,用除脾胃之火,去?杂善饥及营中蕴热,其性轻清和缓,有从容分解之妙,故能退火、养阴、除烦、清肺下气,亦止消渴热汗。而诸家谓其厚肠胃、健阳道、暖水脏,岂苦凉之性味所能也?不可不辨。
3.《药品化义》:石斛气味轻清,合肺之性,性凉而清,得肺之宜。肺为娇脏,独此最为相配。主治肺气久虚,咳嗽不止,邪热痱子,肌表虚热。其清理之功,不特于此,盖肺出气,肾纳气,子母相生,使肺气清则真气旺,顺气下行,以生肾水,强阴益精。且上焦之势,能令肺气委曲下行,无苦寒沉下之弊。
4.《本草求真》:石斛,入脾而除虚热,入肾而涩元气。但形瘦无汁,味淡难出,非经久熬,气味莫泄,故止可入平剂以治虚热。补性虽有,亦惟在人谅病轻重施用可耳。
5.《本草思辨录》:石斛,为肾药、为肺药、为肠胃药。《本经》强阴二字,足赅全量。所谓阴者,非寒亦非温,用于温而温者寒,用于寒而寒者温。《别录》逐皮肤邪热痱气,是温者寒也;疗脚膝疼冷痹弱,是寒者温也,要不出《本经》除痹、补虚二端。大凡证之恰合乎斛者,必两收除痹、补虚之益,若专以之除痹,专以之补虚,则当弃短取长,而制剂之有道可矣。
6.徐究仁:石斛功能清胃生津,胃肾虚热者最宜。夫肺胃为温邪必犯之地,热郁灼津,胃液本易被劫。如欲清胃救津,自非用石斛之甘滋轻灵不为功。然有不可徒恃石斛为治者,若温邪延久,伤及下焦,劫灼真阴,则鞠通吴氏有三甲复脉、大小定风珠等法,原为挽救真阴而设,石斛未免嫌其轻浮耳。盖真阴非气液之谓,救真阴者宜浓厚,救气液者宜清淡,苟以浓厚救气液,则转滋转燥,而固邪愈深,以清淡救真阴,则杯水车薪,势必不济。抑有不可滥用石斛者,如湿温尚未化燥,每见口燥欲漱,苔腻皮干,理宜辛淡之法,若误用石斛,则舌苔立转黑燥,湿遏热蒸,渐入昏谵者有之,是又不可不谛审者也。